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北京外國語大學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在三環路兩側分設東、西兩個校區,是教育部直屬、“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首批國家“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后發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建校始隸屬于黨中央領導。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5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年后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校現設英語學院、俄語學院、高級翻譯學院、國際商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國際關系學院、法學院、亞非學院、歐洲語言文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專用英語學院、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藝術研究院、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德語系、法語系、日語系、阿拉伯語系、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系、計算機系、體育教研部、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外國語言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國際問題研究所等教學科研機構;另有信息技術中心、圖書館等教學輔助單位。學校設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對外文化交流與世界文化研究基地;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中東歐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英語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教育部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歐洲語種群和亞非語種群;學校編輯出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文學》和《國際論壇》、《中國俄語教學》四種全國核心刊物,出版《英語學習》、《俄語學習》、《德語人文研究》、《法語學習》等刊物。學校有全國最大的外語類書籍、音像和電子產品出版基地: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學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為主體,文、法、經、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其中外國語言文學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具有傳統優勢的特色學科。目前學校開設英語、俄語、法語、德語、日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瑞典語、柬埔寨語、越南語、老撾語、緬甸語、泰國語、印尼語、馬來語、僧伽羅語、土耳其語、朝鮮語、斯瓦希里語、豪薩語、波蘭語、捷克語、匈牙利語、羅馬尼亞語、保加利亞語、斯洛伐克語、塞爾維亞語、克羅地亞語、阿爾巴尼亞語、芬蘭語、烏克蘭語、荷蘭語、挪威語、丹麥語、冰島語、希臘語、希伯來語、波斯語、印地語、烏爾都語、菲律賓語、斯洛文尼亞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愛爾蘭語、馬耳他語、孟加拉語、哈薩克語、烏茲別克語、祖魯語、拉丁語、吉爾吉斯語、普什圖語、阿姆哈拉語、梵語、巴利語、索馬里語、尼泊爾語、泰米爾語、土庫曼語、加泰羅尼亞語、約魯巴語、蒙古語、亞美尼亞語等67種外國語課程。
學校開設專業78個,覆蓋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和工學五個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外國語言文學),1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4個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學科),即英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日語語言文學。7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即俄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西班牙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
學校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工1278人,來自46個國家的外籍教師142人。普通本科在校生4814人,研究生22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92人、碩士研究生1840人),外國留學生1354人。
學校與世界上88個國家和地區的281所高校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其中包括美國耶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德國哥廷根大學、意大利羅馬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國外知名院校。學校承辦了21所海外孔子學院,位于亞、歐、美17個國家,包括德國紐倫堡孔子學院、德國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比利時列日孔子學院、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意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波蘭克拉科夫孔子學院、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孔子學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學孔子學院、 美國夏威夷大學孔子學院、德國慕尼黑孔子學院、馬來西亞馬來亞孔子漢語學院、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西班牙巴塞羅那孔子學院、俄羅斯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阿聯酋扎耶德大學孔子學院、英國倫敦大學孔子學院、阿爾巴尼亞地拉那大學孔子學院、德國哥廷根大學孔子學院和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孔子學院。
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中外文圖書126.4萬余冊,中外文電子圖書48.2萬余冊,中外文報刊1174種,中外文數據庫56個,形成了以語言、文學、文化為主要資料的館藏特色。近年來,隨著我校學科建設的發展,法律、外交、經濟、新聞和管理等方面的文獻逐漸形成藏書體系。
在74年的辦學歷程中,北京外國語大學緊密結合國家發展需要,形成“外、特、精”的辦學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學篤行”的校訓精神,成為培養外交、翻譯、經貿、新聞、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為國家培養了9萬余名高質量的涉外人才。僅以外交部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駐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參贊的1000多人,北京外國語大學因此贏得了“共和國外交官搖籃”的美譽。
(統計時間截止為2015年3月1日)
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11
03
北京外國語大學在職研究生管理學就業前景聚焦國際化領域,畢業生多從事跨國企業運營、涉外公共管理等崗位,適配世界500強在華分支等企業。該專業有“語言+管理”雙重優勢,含第二外語模塊與國際案例教學,還有國際化校友資源、實踐課程及學歷學分國際認可,為進入國際化企業提供競爭力。
10
24
北京外國語大學與英國基爾大學合作開設的教育技術與人工智能碩士項目,學費為12.8萬元人民幣,覆蓋全部1.5年學制。該費用包含全英文課程教學成本、教務管理服務及中英學術資源共享等核心支出,特別涵蓋人工智能技術、教育大數據分析等前沿領域教學資源。學制采用靈活授課模式,提供周末班與寒暑假班兩種形式,結合理論教學與項目實戰。畢業生可獲得中英雙學位認證,該項目已建立行業企業實訓合作,并為學員提供學術深造支持通道。從職業發展角度考量,該專業背景人才在智能教育領域具有競爭優勢,其投入通常能在2至3年內實現價值回收。
10
24
北外中外合作辦學碩士項目經教育部認證,與英國兩所高校聯合開設教育技術與人工智能、全媒體國際新聞兩大熱門專業。全程校內授課,設周末及寒暑假班,學制18個月左右,學費12.8萬元起。本科有學位可報考,免統考需通過全英文筆試面試,畢業獲認證碩士學位,適配教育、傳媒從業者在職提升。
09
23
本文深入解析北京外國語大學在職國際碩士的學費構成及優惠政策,涵蓋學費標準、支付方式和獎學金機會。與同等學力申碩項目相比,文章從成本效益、教學質量和職業回報多維度進行對比,幫助在職人士評估哪種深造路徑更經濟高效。通過實際案例,揭示在職國際碩士在時間投入和就業前景上的優勢,為讀者提供決策參考,避免盲目投資教育。閱讀本文,您將掌握關鍵信息,選擇最劃算的深造方式,確保職業發展投資物有所值。
09
22
本文詳細解析北京外國語大學同等學力申碩學費一覽表,涵蓋各項費用構成,幫助申請者清晰規劃財務支出。同時,深入探討該學位是否符合落戶政策,結合城市規定分析適用性,為職場人士提供職業發展和定居參考。通過權威政策解讀,指導考生在提升學歷時規避風險,把握落戶機遇,實現職業進階目標。
09
22
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研修班學費是眾多在職人士關注的焦點。本文匯總了各專業的收費標準,詳細解析費用構成和支付方式,幫助您清晰了解詳情。錯過準確學費信息,恐影響進修決策,一文掌握所有數據,為職業規劃提供有力參考,助您明智選擇學習路徑。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